IBM公布SoftLayer国内业务时间表
日前,在IBM论坛2014上,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经理Laurie Tropiano(以及Softlayer首席运营官George Karidis分享了IBM最新的云计算策略以及SoftLayer在中国业务进展情况。
论坛上表示到2016年将有25%的应用都会是在云上开发,而现在正在开发的新软件中有85%在完成之后就可以立即在云上部署和应用。这改变了以往的信息技术工作模式,IBM也在积极开展工作来应对这一新变革。
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,IBM投资了70亿美金用于收购,包括软件、服务和基础设施。耗资20亿收购的Softlayer正是这类解决方案的代表企业,Softlayer此前已经是美国也是全球最大IaaS公有云服务商,它将成为IBM在云方面的基点,未来将承担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更多使命。
Softlayer到今年1月份的时候刚好成立8周年,目前,它已经拥有13个数据中心,19个网络节点,2.1万个用户和10万台服务器。而在今年初的时候,IBM还宣布将投资12亿美金拓展其全球云的部署,包括新增建15个数据中心,其中中国会至少有两个,一个已经确认在香港,另一个则是在中国大陆地区,以增强SoftLayer在全球的云交付能力。
在SoftLayer业务时间表上,IBM还在和国内2-4个地区政府进行讨论。最终的选址将很快确定并签署下来,但它会在以上海为中心,不超过车距2.5小时的行程内,等协议最终达成后才会对外宣布。SoftLayer中文站点也将于今年6月底、七月初的时间范围内上线。
就SoftLayer中国团队规模和组成上,George Karidis表示,根据SoftLayer在全球数据中心部署和运营的经验来看,往往通过小而精的团队保证数据中心全天候的运营。通常的做法是,不计算销售和市场营销团队以外,会有15-18位的运营人员负责数据中心。在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也是雇佣20-25位人员进行数据中心的部署及运维。
罗睿怡还谈到了IBM在去年和国内企业开展的两项在云计算领域的重磅合作,包括与首都在线合作的公有云落地,以及和世纪互联将SCE+((SmartCloud Enterprise+)引入中国。在未来IBM会和更多的管理服务提供商(MSP)以及IT供应商展(ITP)开合作。